在正常血糖與糖尿病狀態之間存在著一種“中間高血糖狀態”,醫學上將這种血糖超過正常水平但還尚未達到糖尿病診斷標準的情況給稱為“糖尿病前期”。
有流行病學調查數據顯示,我國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高達15.5%,比糖尿病患者人群更為龐大!
糖尿病前期的出現毫無疑問是一個健康的“分水嶺”,它意味著患上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癡呆甚至腫瘤的風險都明顯增加。
而對於糖尿病前期人群而言,經常困擾大家的一個問題就是:我到底需不需要吃降糖藥?吃了降糖藥以後,能不能降低得糖尿病的概率?以及,哪些降糖藥比較適合?
什麼是“糖尿病前期”?哪些情況建議服藥?
在臨床上,“糖尿病前期”主要包括三種情況:單純空腹血糖受損、單純糖耐量受損以及既有空腹血糖受損同時也有糖耐量受損。
所謂“空腹血糖受損”(IFG)指的是空腹血糖水平≥6.1mmol/L但<7.0mmol/L(達到7.0mmo/L就滿足糖尿病診斷了),與此同時餐後(糖負荷後)2小時血糖在7.8mmol/L以內的正常範圍。
所謂“糖耐量受損”(IGT)則是餐後(糖負荷後)2小時的血糖≥7.8mmol/L但<11.1mmol/L(一旦達到11.1mmol/L就滿足糖尿病診斷了)。
同時存在空腹血糖受損和糖耐量受損的(IFG+IGT)就是空腹血糖在6.1-7.0mmo/L之間並且餐後(糖負荷後)2小時血糖也在7.8-11.1mmol/L之間的這種情況。
如果說您的血糖滿足上面任意一種情況,那麼,就算是進入了“糖尿病前期”。接下來,就說回到我們的主題:糖尿病前期,何時建議吃降糖藥?
關於這個問題,在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學分會以及糖尿病學分會等權威學術組織發布的《中國成人糖尿病前期干預的專家共識》裡有相關的指導。
其中提到:高風險者或具有健康需求、有經濟和醫療條件者可考慮在生活方式乾預(飲食調整+運動鍛煉)的同時啟動藥物干預。
這句話當中最關鍵的一個詞就是“高風險者”,意思是如何您屬於高風險的糖尿病前期患者,那麼,就應該考慮服降糖藥治療!那大家要問了:怎樣才算是“高風險”呢?
這個問題的答案就在下面這張表格里:
首先,不論有沒有血糖以外的其他問題,只要同時存在空腹血糖受損與糖耐量受損,就算是“高風險“了。
換句話說,只要您的空腹血糖處於6.1-7.0mmol/L之間並且您的餐後2小時血糖也達到7.8-11.1mmol/L之間的話,不管有沒有血糖以外的其他問題,都建議服降糖藥治療。
而如果您僅僅只存在單純的空腹血糖受損或者單純的糖耐量受損,那麼,您是否屬於“高風險者“就要看存不存在其他的糖尿病風險了。
一般來說,除了血糖問題以外,只要還存在一種及以上的其他糖尿病危險因素,就算是“高風險“了。
這裡的“其他糖尿病危險因素“主要包括以下這些:
第一,年齡≥40歲;
第二,超重或肥胖,標準就是體重指數BMI≥24kg/m2或者男性腰圍≥90公分、女性腰圍≥85公分;
第三,一級親屬就是父母、親兄弟姐妹等當中有人確診過糖尿病;
第四,日常生活缺乏體育鍛煉或體力勞動,屬於“靜坐式生活方式“;
第五,有妊娠糖尿病史或多囊卵巢綜合徵的女性;
第六,有高血壓病史或正在服用降壓藥治療的患者;
第七,有血脂異常病史或正在服用降脂藥物的患者;
第八,有冠心病、腦卒中、外周動脈疾病等心血管疾病史的患者;
第九,有類固醇藥物使用史的人群,這裡的“類固醇藥物“主要指潑尼松、地塞米松以及強的松等激素類藥物;
第十,是長期接受抗精神病藥物或抗抑鬱症藥物治療的患者。
也就是說,如果您屬於單純的空腹血糖受損或者單純的糖耐量受損,那麼,上面這十條“其他糖尿病危險因素“只要滿足其中某一條就也算是達到了“高風險“,也應該考慮服降糖藥。
哪些降糖藥,適合糖前期?
目前,在臨床上,包括胰島素、傳統降糖藥以及新型降糖藥在內的共有至少九類降糖藥物。
那麼,這麼多種降糖藥,究竟哪些比較適合糖尿病前期人群使用呢?
由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發布的2020版《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當中有專門指出:
根據糖尿病前期的相關臨床研究結論,二甲雙胍、α-糖苷酶抑製劑(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等)、噻唑烷二酮類藥物(羅格列酮、吡格列酮)、胰高血糖素樣肽-1受體激動劑也叫“魯肽類藥物“(利拉魯肽、度拉糖肽、司美格魯肽等)以及減重藥物奧利司他,這些藥物可以明確降低糖尿病前期人群發展為糖尿病的風險。
其中,還專門提到:二甲雙胍和阿卡波糖在糖尿病前期人群中長期使用的安全證據較為充分。
簡單來說,如果您屬於“高風險”的糖尿病前期患者,那麼,應該考慮服降糖藥治療,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降低糖尿病的發生風險。而大家應該首先記住的有兩種藥物,一是”二甲雙胍“,二是”阿卡波糖“。
二甲雙胍可以說是糖尿病治療當中最著名的基礎藥物,很多醣尿病患者第一個使用的降糖藥就是二甲雙胍。
這類藥物主要通過減少肝臟糖原的輸出並且改善外周胰島素抵抗來控制血糖,比較適合用於空腹血糖受損的這類糖尿病前期人群。
而阿卡波糖則是一類在控制餐後血糖方面比較知名的藥物,它主要通過抑制碳水化合物(米飯、麵條等主食)在小腸上部的吸收從而降低“餐後血糖”。
阿卡波糖比較適合糖耐量受損的糖尿病前期人群使用。
綜上所述,對於糖尿病前期人群而言,是否需要服藥治療,關鍵是搞清楚自己到底屬不屬於“高風險者“。而在藥物選擇方面,大家應該首先記住二甲雙胍和阿卡波糖這兩種。
當然了,具體用藥還是要以醫生的處方為準!
原创文章,作者:家有好醫趙博士,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oofo.cc/health/%e8%a1%80%e7%b3%96%e5%a4%9a%e5%b0%91%e7%ae%97-%e7%b3%96%e5%b0%bf%e7%97%85%e5%89%8d%e6%9c%9f-%e7%b3%96%e5%b0%bf%e7%97%85%e5%89%8d%e6%9c%9f%e4%bd%95%e6%99%82%e9%9c%80%e6%9c%8d%e8%97%a5-%e6%9c%8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