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全球最為流行的慢性病之一。根據IDF 2021年全球糖尿病報告,全球糖尿病患者已達到5.37億人,中國糖尿病患者達到1.41億人,預計2030/2045年全球糖尿病患者將達到6.43億/7.83億人,中國糖尿病患者也將在2045年達到1.74 億人,中國糖尿病患者數量持續為全球第一。
糖尿病分為三個階段:糖尿病前期(又稱糖耐量異常),2型糖尿病,糖尿病並發症。今天我們來詳細談談早期糖耐量異常,這其實是很關鍵的一個時間節點,到底有沒有辦法能在這個時間段逆轉糖耐量異常呢?
糖耐量是指機體對血糖的調節能力,在糖尿病前期,患者最先會出現糖耐量受損,表現為空腹或餐後血糖高於正常值,但又尚未達到糖尿病的診斷標準,因此臨床上把糖尿病前期稱為糖耐量異常。出現糖耐量異常後患者進展為糖尿病的風險大大增加,據一項長期隨訪觀察發現,有10%-50%的糖耐量異常患者10年後人群會進展為糖尿病患者。
什麼是糖耐量異常?
糖耐量異常可分為三種類型:空腹血糖受損、糖耐量減低以及空腹血糖受損合併糖耐量減低。其診斷標準是空腹血糖6.1-6.9mmol/L或OGTT試驗2h血糖7.8-11.0mmol/L,符合任意一項或者兩項均符合,都可以算糖耐量異常,即糖尿病前期。
糖耐量異常可以恢復正常嗎?如何做呢?
糖耐量異常並非糖尿病,是可以恢復正常的,但需要結合自身的高危因素進行干預,這在糖尿病的三級預防中屬於一級預防,目標是控製糖尿病的危險因素,預防糖尿病的發生,具體可以做到以下幾點:
1.生活方式乾預
低鹽、低脂、低糖飲食,增加膳食纖維攝入,並製定合適自身的能量與營養素攝入方案,達到維持健康體重(BMI<24kg/m2)的目標,肥胖或超重的患者應在3-6個月減輕體重的5%-10%,同時糾正不良生活習慣,如戒菸、限酒。
2.增加體力活動
如果之前有長時間靜坐的生活方式,應進行調整,增加體力活動的時間,建議體力活動到250-300分鐘/週。
3.藥物干預
對於已嚴格執行生活方式乾預達6個月但血糖仍控制不佳(空腹血糖>6.1,餐後血糖>7.8mmol/L)的糖耐量異常人群,是可以考慮採用藥物干預的,可根據不同的糖耐量異常類型選擇不同的干預藥物,如空腹血糖受損(空腹血糖>6.1),推薦使用二甲雙胍750-1700mg/d,若有減輕體重的需求,可使用平均劑量2550mg/d。
中藥防治糖尿病的歷史已有數千年,在第十八屆國際絡病學大會糖尿病論壇上,中國中醫科學研究院廣安門醫院主任醫師、醫學博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糖尿病聯盟專家連鳳梅教授指出在長期的與疾病鬥爭的過程中,中醫對糖尿病的認識逐步完善並積累了豐富經驗。中西醫結合是治療糖尿病的良好選擇。
通過準確的辨證用藥,中藥可以提高胰島素的敏感性,促進血糖的利用,保護血管內皮細胞功能,在防止糖尿病腎病、糖尿病心腦血管病方面有獨特的優勢。
血糖不超過8mmol/L的患者,在運動和控制飲食的基礎上,單純用中藥就可以控制病情;對於血糖較高,不得不使用降糖藥或胰島素的患者來說,同時服用中藥既可以減輕降糖藥和胰島素的毒副作用,又可以增強療效,對防止糖尿病病人腎臟、心臟及腦血管等器官的並發症有良好的作用。
津力達是一種治療糖尿病的常見中成藥,它由人參、黃精、麩炒蒼朮、苦參、麥冬、地黃、制何首烏、山茱萸、茯苓、佩蘭等諸多中藥成分製成的中藥製劑,它可用於用於II型糖尿病氣陰兩虛證,其症見為口渴多飲,消谷易飢,尿多,倦怠乏力,自汗盜汗,形體漸瘦,五心煩熱,便秘等。且具有健脾運津,益氣養陰的功效。津力達配合西藥一起服用,效果明顯優於單獨服用西藥。 《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指出,津力達顆粒能夠改善胰島功能和胰島抵抗、降低糖化血紅蛋白、減輕體重、改善症狀。這點在動物試驗中,得到了很好的證明。
原创文章,作者:藥師方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oofo.cc/health/%e7%b3%96%e8%80%90%e9%87%8f%e7%95%b0%e5%b8%b8-%e9%82%84%e8%83%bd-%e9%80%86%e8%bd%89-%e5%97%8e-%e9%80%9a%e9%81%8e%e9%80%993%e7%a8%ae%e6%96%b9%e6%b3%95-%e6%88%96%e5%8f%af%e9%81%94%e5%88%b0%e5%ae%8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