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時尚行業白皮書 2025年循環時尚產業規模將超千億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孫文軒)9月20日,《2022中國循環時尚產業創新研究報告》在京發布,這份白皮書是首次以“循環時尚”為獨立的產業概念發布的行業白皮書,由二手奢侈品交易平台紅布林聯合相關機構共同發布,向行業內外分享循環時尚這一新興產業的發展現狀,對未來產業發展趨勢作出預測,並首次公佈了行業碳減排計算標準。

在行業定義方面,白皮書所定義的循環時尚聚焦時尚單品的流通交易環節。業界公認的“循環時尚”指的是時尚產品在消費端的二度流通及循環;生產製造端的“可持續時尚”指的是使用環保材料的時尚產品的加工製造。白皮書指出,“循環時尚”和“可持續時尚”是時尚業在十四五“循環經濟”大趨勢下,從消費者和生產製造兩端共同發力。

在市場方面,預期至2025年,循環時尚產業規模將超千億。中國二手奢侈品市場具有較大增長潛力,預計2025年達到384億人民幣,複合增長率達到15%。白皮書顯示,隨著二手奢侈品電商平台如雨後春筍般湧現,二手奢侈品市場快速發展。

在市場持續增長的原因方面,白皮書顯示,一手時尚單品的存量增加和新一代消費者消費理念的升級是主因。據預計,二手奢侈品市場存在近4萬億的市場存量未開發,且滲透率僅1%-2%。中國二手奢侈品與發達國家相比產品流轉率低,整體行業發展潛力大,資本市場看好未來循環時尚市場的發展。隨著城鎮化水平提升、人均收入增長推動消費水平提升和消費意識的轉換,具有消費能力的城鎮年輕人注重好的時尚單品的保值特性,追求更高生活質量。伴隨國際時尚趨勢中對於品牌品質的衡量從“使用壽命”轉變為“審美壽命”,循環時尚在中國將迎來快速發展期。

擁有機遇的同時,這個行業也面臨挑戰。紅布林聯合創始人龐博在白皮書發布現場提到,循環時尚是非標行業,怎麼讓有這樣理念的用戶得到標準化的服務,是要解決的問題。他指出,紅布林應對挑戰的方法是,“隨著平台的發展,我們有更多大數據的積累,團隊和行業經驗的積累,此外,我們也會與行業專家合作。”

本次白皮書的發布,也宣布了國內循環時尚碳減排“團體標準”首次公開亮相。該標準由紅布林聯合中國標準化研究院、清華大學能源環境經濟研究所、沙利文和轉轉,共同起草。團體標准給出了溫室氣體減排量評估的計算公式,適用於二手貨從原擁有者到二手交易平台,經產品質檢、包裝、物流運輸到交付給消費者過程中的減碳計算,是國內首個二手交易平台碳減排評估標準。

編輯 徐超 校對 付春愔

原创文章,作者:新京報,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oofo.cc/fashion/%e5%be%aa%e7%92%b0%e6%99%82%e5%b0%9a%e8%a1%8c%e6%a5%ad%e7%99%bd%e7%9a%ae%e6%9b%b8-2025%e5%b9%b4%e5%be%aa%e7%92%b0%e6%99%82%e5%b0%9a%e7%94%a2%e6%a5%ad%e8%a6%8f%e6%a8%a1%e5%b0%87%e8%b6%85%e5%8d%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