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部豆瓣高分電影推薦 每一部都是經典

以下10部電影,相信我,這些電影絕對會讓你相見恨晚。

1.《肖申克的救贖》

豆瓣:9.6分

1994年是影史上無法超越的一年,無數經典匯聚於此,《霸王別姬》、《阿甘正傳》、《大話西遊》、《低俗小說》……

當然,還有《肖申克的救贖》。

這部探討人性、挖掘希望的經典之作,被無數人奉為最愛。

幾乎人人都說:“這是一部男人必看的電影。”

2.《我們的父輩》

豆瓣:9.6分

當時代與戰爭聯繫在一起,最不幸的便是無辜的人。

該劇以第二次世界大戰為背景,講述了5個20歲左右的德國青年跌宕起伏的命運。

從德國的視角看二戰,有反思,有震撼。

3.《橫空出世》 豆瓣9.4

“真理,只在大砲的射程之內”——俾斯麥

沒錯,這部電影就是講述「真理」的故事,即「兩彈一星」中的原子彈。

也許你從書本上了解過,為了造出原子彈,我們克服了重重困難,卻很難感同身受。但是透過電影的鏡頭,你才會懂得,參與製造原子彈的人們歷經了多少艱辛。

說句題話外,參與拍攝電影的演員們,也吃了不少苦頭,放今天讓那些小鮮肉試試。

抗美援朝打光了家底,又遇上三年自然災害,物質極度匱乏,國際形勢也岌岌可危,蘇聯撤走援助,美國人動不動就威脅「要給我們做外科手術」。

在這樣嚴峻的條件下,一群懷著崇高理想的軍人和科學家們,沒有屈服。他們在首長嘹亮的號子下熱火朝天的夯土,在看《上甘嶺》的時候意志高昂,與兄弟部隊對軍哥的時候神采飛揚。

最後,他們克服重重阻力,白手起家,艱苦創業,終於擁有屬於我們自己的「真理」。

如果你還沒看過這部電影,記得一定要去看,而且最適合在十一的時候看。

4、《千與千尋》 豆瓣9.4

這部電影已經不記得看了多少遍了,每次看都有新的感悟。

這次只聊一個話題,關於慾望。

《千與千尋》裡,千尋的父母看到店裡全是豐盛的美食,不管店裡有沒有,忍不住大快朵頤。

結果,她的父母變成了豬,還在一個勁的往嘴裡塞東西。

假如千尋的父母毫不克制,最後的結局就是被殺掉。

在現實世界裡,很多人正在走這條路。

他們放縱自己,貪圖享樂,有什麼好吃的、好玩的,先享受再說,很少為以後做打算。

但過度的放縱自己,其實是在透支未來。一個人如果只顧享樂,不懂得克制自己,就會被社會殘忍的「宰殺」。

人這一生,與社會「鬥」,與人「鬥」,最終你會發現,最大的地方就是你自己。

懂得克制,明白取捨,你才會成就你自己。

5.《楚門的世界》 豆瓣9.3

一個如我們一般的平凡人,他努力工作,愛護家人,善待朋友,每天按部就班的生活著。

突然有一天,他發現這平淡而美好的一切都是一場戲,他的人生都是別人設計好的。

“世界是一場騙局,人生是一個秀場。真的我,活在你的瞳孔裡!”

知道真相的楚門決定走出去,要過屬於自己的生活,他激烈的反抗,弄得身上傷痕累累,但仍然沒有改變他的決心。

在跨出那道門的剎那,楚門很清楚,此後自己的人生不再平靜且安逸,甚至還會出現不確定的風險,但他仍然義無反顧。

某種程度上,楚門就是大多數人的縮影,很多人的人生已經被設定好了路線,卻很少去思考,這樣的人生究竟是不是自己想要的。

不同的是,楚門意識到了自己要什麼,並勇敢的走出去。

而多數人卻懵懵懂懂,終其一生都在被設計好的人生里徘徊。或者說,意識到了卻沒有勇氣改變。

關掉你的攝像頭,哪怕現實世界再殘酷也必須自己去體驗。

6.《熔爐》 豆瓣9.3

這是一部直擊人性醜惡的影片,它真正讓我們意識到,有些生物,只是披著一張人皮,但骨子裡卻是一個吞噬人的惡魔。

影片講述一個美術老師到聾啞人學校任職,這裡是人間地獄,惡魔天堂,很多孩子被虐待,被性侵,但他們口不能言。

幸好,他們的沉默被人看見,老師決定要把生活在熔爐裡的孩子拯救出來,為他們發聲,也為了心中的正義。

但一個普通人,怎麼可能是黑惡勢力的對手,他們官商勾結,藐視律法,生生掐滅了來自底層的吶喊。

地獄空蕩盪,惡魔在人間。

影片根據真實事件改變,一上映就引起巨大反響,韓國並且還專門製定一部法律,稱為“熔爐法”。

生而為人,務必善良,不要把別人的沉默當成軟弱,不顧別人死活,把人壓的太狠,總有人會和你拼命。

7.《觸不可及》 豆瓣9.2

沉迷跳傘的白人富翁菲利普,在一次跳傘的時候發生了意外,導致脖子以下全部癱瘓。他高薪聘請一位陪護,應聘的人很多,其中不乏專業的陪護人員。

但菲利普卻選擇了一位毫無經驗並且剛從監獄釋放回來的德里斯。身邊人非常不理解,他給出的回答是:他對我沒有同情心。

雖然菲利普遭遇意外,但他不願被人看成一個殘疾人。別人的同情,對他來說是一種藐視。在德里斯這裡,他覺得自己受到了尊重。

兩個不同階層出身的人,剛開始產生了一些衝突,但最後卻相處的很融洽。在德里斯的陪護下,菲利普開始嘗試新的東西,精神狀態煥然一新。

這個電影有一個觀點很值得我們藉鑑:不要用你認為的善意,來讓別人感激你。

現實生活中,總有人以「我是為你好」來干預別人的生活,卻很難獲得對方的認同。

你不了解他的經歷,不知道他需要什麼,所以也不懂得別人的快樂在哪裡。

換句話說,就是別把自己的價值觀強加到別人身上。總有一些東西,需要他本人去經歷,然後選擇最適合自己的。

這才是真正的善意。

8.《瘋狂動物城》 豆瓣9.2

一部適合全年齡段看的影片,雖然是動畫,但傳達出了很多令人深思的問題。

比如說夢想與偏見,兔朱迪從小的夢想就是成為動物城中的一名警察,懲惡揚善。但由於先天弱小,一直飽受偏見,別人告訴她,兔子是不可能做警察的。

但兔朱迪並沒有因為這些冷言冷語而停止追夢的腳步,她克服重重困難,解決了一起神秘案件,打破了別人的刻板印象,成為了動物城中的明星人物。

每個人在追夢的過程中,或多或少都受到別人的偏見。有些人自我設限,對自己失去信心,也有些人堅定信念,朝著夢想前進。

《當幸福來敲門》裡有一句話我至今記憶猶新:

“不要讓別人告訴你,你成不了才,如果你有夢想,就要去捍衛它,那些一事無成的人,想告訴你,你也成不了大器”。

希望你能拋棄偏見,堅定前行。

9.《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豆瓣9.1

這部電影,看起來是一場視覺盛宴,當你看到最後,會發現這是一場殘酷的生存之旅。

這個電影有兩個故事版本,第一個版本里,派登上一艘救生艇倖免於難,與他同船的還有一隻鬣狗,一隻斑馬,一隻母猩猩以及一隻成年孟加拉虎。

鬣狗咬死了斑馬和母猩猩,孟加拉虎把鬣狗殺死,最終艇上只剩下老虎和派,一人一虎開始了奇幻的冒險之旅,派與老虎從最初的對立,到共生,最後相互依賴。

在電影的最後,派講出了第二個版本,也是故事的真相。

事實上,救生艇上根本沒有動物,都是活生生的人。一個廚子,一個斷了腿的水手,以及派和他的母親。廚子殺害並吃掉了水手,然後又殺死派的母親,派忍無可忍殺掉並吃掉了水手。

這兩個版本中的人物一一對應,鬣狗就是廚子,斑馬是水手,母猩猩就是派的母親,而派對應的是老虎。第一個故事中的派對應的則是潛藏在派身上的人性。

所以這個電影講的是派如何與自己相處的故事,遇到挫折的時候,如何平衡人的慾望和理性。導演委婉向觀眾講述了這個殘酷的事實,是對生活的悔悟、信仰的拷問,和人性的反思。

10.《尋夢環遊記》 豆瓣9.1

人有三次死亡。

第一次是生物學的死亡;第二次是社會宣布你死亡;第三次是最後一個記得你的人離開這個世界。

影片不僅僅講的是追夢,也有對家庭的羈絆。

故事主人公米格的曾曾祖埃克託為了完成音樂夢想,拋棄家庭,從此再也沒回來過。埃克托臨死前,最大的願望就是回去看望女兒一眼,他後悔當初離開家,離開妻女。

事實上,這個電影想告訴觀眾的是:

無論你對夢想多麼渴望,但是不要忘了,你的身後還有你的家人,他們永遠在等你回來7、

原创文章,作者:修羅劇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oofo.cc/entertainment/10%e9%83%a8%e8%b1%86%e7%93%a3%e9%ab%98%e5%88%86%e9%9b%bb%e5%bd%b1%e6%8e%a8%e8%96%a6-%e6%af%8f%e4%b8%80%e9%83%a8%e9%83%bd%e6%98%af%e7%b6%93%e5%85%b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