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9月大瓜是來自內娛頂流李易峰。
9.11日,平安北京發布了一則通報:
演員李某某(男,35歲),因多次嫖娼被依法行政拘留,本人對嫖娼的違法事實供認不諱。
此新聞一出,微博熱搜直接癱瘓。
是的,李易峰就是通報中的李某某,嫖娼且不止一次。
吃瓜群眾看到這個消息,其實並沒有特別意外。
因為,早在9月初就曝出,李易峰在杭州參加線下活動時,因為嫖娼被抓了。
但李易峰反應很快,直接開直播闢謠,所以此事也就沒有下文了。
直到中秋節當天,#三字男藝人#的詞條出現,李易峰嫖娼的真相才被揭開。
正當大家半信半疑的時候,李易峰大粉突然脫粉並曝出他各種黑料。
跟各種“嫂子”的聊天記錄、不雅照也是被全網瘋傳。
緊接著,最高檢、華鼎獎等直接刪除了他所有的動態,央視的中秋晚會更是直接將他除名。
這一系列的操作,基本證實了李易峰確實出事了。
輿論愈演愈烈。
可笑的是,李易峰和其工作室當晚發布了“闢謠”聲明,還一度表示要對造謠者提起訴訟。
真香定律雖遲但到。
沒多久,李易峰的“闢謠”聲明就無法查看了,粉絲沒有等來反轉,等來的只有他被抓的消息。
這不跟吳亦凡的之前的操作一樣嗎。
上一秒還義正言辭,下一秒直接被官方錘死…
剛坐實罪名,李易峰合作的各大品牌就陸續發博聲明終止合作。
出演的影片也全被除名。
此刻,李易峰內心有沒有後悔當初的做法呢?
對他的這種行為,有很多人想不明白,李易峰有名又有錢,手裡還握著大把的資源,他怎麼就想不開要自毀前程呢?
其實,從他此次嫖娼的事件,不難分析出為什麼他會走上這條不歸路。
最近幾年的娛樂圈,很少有流量明星會公開戀情。
因為特殊的身份,他們不能談戀愛,就算談了也不會公開。
因為談戀愛會直接影響他的事業,粉絲脫粉後他們的流量和曝光度就會減小。
一部分人捨不得利益,還想解決自己的慾望,自然而然就走上了偏鋒。
還有就是他們被粉絲捧得太高了,讓他們忘記了自己最開始的樣子。
享受於那份光環之下,覺得自己高高在上,就要一直處於“被服務”的狀態。
從而自我膨脹到去觸犯法律、侵害他人權益。
除了批判,網上還有另一種不同的聲音。
“嫖娼的人多了去了,怎麼到明星身上就會被無限放大?”
就是因為他們是明星,是公眾人物,擁有著大量的粉絲,有著超凡的影響力,才更要嚴懲。
他們的一言一行,不僅影響著下一代年輕人的價值觀。
甚至變相反映著社會的道德和底線,引導著下一代的年輕人思想。
倘若無視他們的違法行為,輕易原諒他們犯下的錯,那麼人的道德和底線終會被黑暗吞噬。
最令人氣憤的是,他犯錯不認錯的態度,居然還妄想掩蓋自己違法犯罪的事實。
明明事情已然發生,還假裝無事地聲明闢謠,如果官方沒有理會,那廣大群眾豈不是會一直蒙在鼓裡。
堅守道德底線,不觸碰法律的紅線,這本是做人的基本準則。
作為一個有影響力的公眾人物,更應該明白其中的道理。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現實更不會是。
以前內娛出事,他們只要發布一則聲明,粉絲就無條件相信。
如今是他們憑一己之力,讓律師函成了一張廢紙,讓自己成了娛樂圈最大的笑話。
娛樂圈真的沒有正路可走了?
現在能揪出一個李易峰,那下一個李易峰又在哪裡呢?
有這麼多的前車之鑑,為何他們還是會抱有僥倖心理,難道忘記了還在裡面踩著縫紉機的吳亦凡?
去年7月,同為內娛頂流的吳亦凡被曝出多次“選妃”,涉嫌YJ未成年少女。
他的第一反應也是發聲明闢謠,還信誓旦旦地說:如若有此類行為,請大家放心,我會自己進監獄!
那就如你所願,想進去就進去吧。
看吧,闢謠聲明的背後往往都是官方通報在兜底。
去年8月份的口號還是:“揪出下一個吳簽”。
10月份“鋼琴王子”李云迪就因嫖娼被送上了熱搜。
一夜之間跌下神壇,王子秒變違法男。
原來他們,人前有多風光,人後就有多骯髒。
近幾年來,內娛肉眼可見地在走下坡路,現在只要長得帥有流量粉絲多,就可以得到很多資源。
演技?台詞?專業度?好像不再是一個演員的必備條件。
簡簡單單就能出名,輕輕鬆鬆就能賺錢,這種錯誤的價值觀直接影響了現在年輕人的思想觀念。
他們夢想自己以後能做明星、做網紅。
就是因為他們覺得不用付出太多,只要長得好看,就會有粉絲喜歡,到哪都會被人捧著走。
沒人再願意成為教書育人的教師、守為人民的警察…
這樣只能帶來負面影響的偶像,怎麼配得上大眾的喜歡和追捧?怎麼配得上做時代的榜樣?
更可悲的是,李易峰出事後,網上還有粉絲在為他嫖娼“洗白”。
她們視警方通報於無物,只相信李易峰說的話。
她們認為嫖娼並不是錯,說又不是沒給錢。
甚至還有人說:
“只是拘留,相信李易峰。”
“他只是犯了一個正常男人都會犯的錯而已…”
“為什麼明星做錯了事情就要公佈,一點也不公平。”
她們根本沒有意識到違法的嚴重性。
如果說,她們是在心智不成熟、難以辨別是非的年紀開始追星的,那麼是很容易陷進去的,甚至會變得盲目崇拜、追求。
“腦殘 粉”事件已經屢見不鮮。
說這麼多其實就是想告訴大家,要正確、理智追星,理性看待事情。
年少時,幾乎每個人都有過追星的經歷。
當時喜歡他們,是因為他們足夠的優秀。
在一定程度上也會鼓勵到我們,要好好學習成為一個優秀的人。
孩子們想變優秀,想成為“明星”的想法並沒有錯,但是“明星”不只有一種。
努力學習,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好、更優秀。
以後在自己所在的領域打出一片天地、成為自己的superstar,閃閃發光。
而不是那種盲目追星,什麼送禮物、刷數據啊。
不但浪費自己的時間和精力,人家還不一定稀罕你的付出。
所以說,在追星道路上,如何形成正確的價值觀真的很重要。
無論是家長的陪伴和引導,還是自我認知和學習。
最後想說:我們無法改變他人,但是可以改變自己。
原创文章,作者:zhu談天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oofo.cc/entertainment/%e5%be%9e%e6%9d%8e%e6%98%93%e5%b3%b0%e5%ab%96%e5%a8%bc%e5%88%b0%e5%90%b3%e4%ba%a6%e5%87%a1-%e9%81%b8%e5%a6%83-%e6%a1%88%e4%bb%b6%e5%85%a7%e5%b9%95%e6%9b%9d%e5%85%89-%e5%8e%9f%e4%be%86%e4%b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