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遠古的時候,人類就開始從社會學的角度思考個人的發展,發覺只有兩個途徑,一個是發展自己,把其他人踩在腳下,一個是發展自己所在的地區社會,把其他社會踩在腳下。前者演化出了愚民,奴化的大眾文化,後者演化出了(地區社會)全民覺醒的自覺文化。
正文:亞洲文化圈的兩個典型,一個就是老牌亞洲國家中國,一個就是日本。日本是一個缺乏資源的島國,但是,日本又是一個特別善於學習的國家,在唐朝時候,日本很崇拜中原文化,今天日本的文字,服飾等等都深受中國古代文明的影響。
中國古文化,其主流處於割裂狀態,一方面是原始精神與世俗教化的割裂,以舶來文化而又深根於中國的佛教,以及中國原生的儒教為代表(——中原文化)。而在世俗教化方面,也就是精神表面化存在方面,其實也是割裂狀態,一個是傳統草原民族的野性,一個是中原民族的文教,兩者就是表面化精神的雙分,一個屬性陽(野性),自覺靈魂在腹部,一個屬性陰(文教),自覺靈魂在腦部。
但是,中國社會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國家一旦穩定,以文教聞名的儒教就會成為主流,比如唐的上層就是鮮卑族,元還沒有同化就被趕回草原了,清後來亦被中原文化所同化。此即以儒教之文教為正統。
但是,日本文化深受中國古文化影響,但是又不同於中國古文化,可以認為,它把中國正統文化所擯棄的草原文化扶正了,與日本特有的武士道文化融為一體。或者說,日本文化在世俗方面是陰陽並重。
但是,同屬於亞洲文化,它有共同點,即割裂原始與世俗,社會內部的愚民與奴化是很明顯的。但是,不得不佩服日本的是,它把亞洲文化的精髓發揮到極點,天皇千年不倒,其整個社會雖然內爭不斷,但是在維護社會整體利益(國家利益)上面卻能出奇的一致。可以說,在國家對抗中,日本很少出現“叛徒”。當然,日本文化也可以說,是在對外爭霸中找到了“空前的團結密碼”,給原本狹隘的愚民,奴化的亞洲文化一些更高尚的意義。
這樣的日本文化,一遇到現代科學,就開始了其特有的騰飛之路。如虎添翼。
到了近代,現代,在亞洲文化圈,日本文化一直被模仿,但是很難被超越。
補充閱讀:佛家經典浩瀚,很容易把人繞暈。但是如果我們從基本面來看,佛家推崇的是原始精神。不足之處是一味追求超越紅塵的出世,沒有找到一個平衡點或結合點,把原始的精神與世俗功業聯繫貫通起來。而相對來說,西方主流基督文明就做到了。但是,佛修的起點很低,是以世俗教育形成的文教偏執狀態起修的——腦修。初是無意識界,陰陽轉,陽顯——腹修,並陰陽雙顯——日本主流文化,然後是回歸童真——西方主流文化。此處該回頭,即基督文明,而佛修卻會一直逆行,否定世俗。 。 。
原创文章,作者:td木子易,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oofo.cc/culture/%e4%b8%80%e7%9b%b4%e8%a2%ab%e6%a8%a1%e4%bb%bf%e7%9a%84%e6%97%a5%e6%9c%ac%e6%96%87%e5%8c%96.html